为扶贫 他“安家”在揭阳
2015年,那时,她还是他女朋友,她辞了公办学校教师的工作,跟着他从广西河池来到了广东东莞。
2016年,怀着回报社会的想法,贫困家庭出生的他成了揭阳新丰村一名扶贫干部,而她毅然再次辞工,跟着男友到了揭阳,成为当地镇政府的一名职工,一同参加扶贫工作。
如今,扶贫工作尚未完成,他们已在揭阳安了家,还有了一个6个月的小宝宝……
这是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一名1988年出生的小伙罗永辉的扶贫故事。2016年5月,他来到新丰村后,不仅改善了当地的基础条件,还提高了村民生活水平。而他和妻子,虽然因此放弃了相对优越的生活,但他们毫无怨言。
因帮扶事迹突出、帮扶效果明显,罗永辉被评为“2018年度揭阳市‘扶贫模范’”。
家庭
20年前妻子曾受扶贫帮助
20年后丈夫决定参与扶贫
新丰村位于揭阳市揭东区龙尾镇西北部,是东莞市帮扶揭阳市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114个相对贫困村之一,村民多外出务工,部分留守人员以务农为主。
2016年4月底,罗永辉看到了院里发出来的前往新丰村的扶贫通知,时间为三年。此时离报名截止时间仅剩一天,他寻思着,自己是否要去报名?
当天,罗永辉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的未婚妻陈小梦,那时,他们还是情侣关系,尚未登记结婚。罗永辉一度很纠结,纠结的原因在于一年前,他来东莞工作后,陈小梦就已经为了他放弃了好不容易考上的公办教师职位,跟着他来到了东莞,两个人的日子过得平静而甜蜜。当时陈小梦经常很晚才下班,因担心妻子安全,他每晚都会骑车20多分钟到妻子单位接她回家。而若如今再次离开东莞,他们将会起码经历三年的相思之苦。
那天晚上,他们最终决定报名。促使罗永辉夫妻作出最终决定的种子,或许早在20年前就已经埋下。
罗永辉和陈小梦都是广西人,东莞市从1996年至2016年,一直对口扶贫广西河池市,而陈小梦恰是河池人,也是曾经受过帮助的一员。“我们想着,既然我们曾经受过别人的帮助,在我们生活改善之后,也应该向社会作出回馈。”出生在不富裕的农村家庭,罗永辉两人深知贫穷之苦。第二天,罗永辉向单位报了名。
她再次辞职
跟着他一同参加扶贫工作
2016年5月,罗永辉来到了新丰村,成了新丰村的驻村干部,同时也是驻村工作队的队长。他刚到时,全村共有849户3136人,其中贫困户有72户246人,常住人口有三成以上是超过60岁的老人。
刚到新丰村时,罗永辉没想到在广东仍有如此贫困的山区。“刚上班的时候,村里连开会的办公桌都没有,要开会只能去小学里面借教室开。”罗永辉后来回到东莞汇报工作后,由单位捐赠了一套办公桌。
扶贫工作开始后,每周末,罗永辉都坐大巴在揭阳和东莞之间往返,来回一趟就要花费近10个小时,“本来我不晕车的,坐大巴坐到后来都开始晕车了,每周来回跑几百公里,老婆也很担心。”罗永辉告诉记者,妻子陈小梦心疼他加上担心他的安全,再次辞掉了原有的月薪7000多元的工作,于2016年8月来到了揭阳,成为当地镇政府的一名职工,每月工资仅1000多元。为了能让丈夫工作轻松一些,她还会经常帮助罗永辉处理一些贫困户的文档和填写资料。
2016年9月,罗永辉向陈小梦提出了求婚,“本来因为家里条件还不成熟,没打算那么快结婚,但当她跟着我来了揭阳之后,感觉再不结婚就更对不起她了。”当月,两人正式成为了夫妻。
今年春节前,原本打算回老家生小孩的两人,由于年底扶贫工作忙,最终选择让孩子在揭阳出生。这一年,也是他们第一次远离家乡在外地过年。
事业
重民生 为村民谋福祉
自从陈小梦来到揭阳后,罗永辉全身心投入到扶贫工作中。
两年多来,他组织慰问贫困群众487人次7.285万元,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救助资金,解决了他们无自来水喝、房屋漏水、房屋地面硬底化等问题;为31名贫困学生申请生活补助、免学杂费共16万元;为213名贫困村民全额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积极引导贫困户发展农业生产,帮助他们在贷款、贴息等方面向上级申请小额贷款资金给予扶助。
作为驻村工作队队长,罗永辉把改善农村基础条件和农民生活环境作为精准扶贫的当务之急,谋划和实施了一批关系村民福祉的民生工程。
此前,新丰村部分巷道未实现硬底化,严重影响附近村民的日常生活,罗永辉了解后向上级部门争取建设资金24万元,修建了两段总长约250米的巷道。此外,他还向帮扶新丰村第一书记单位“揭阳一中”申请捐赠10万元,用于修缮新丰小学保卫室和公共厕所……
在当地,“迎老爷”是一项重要的传统民俗祭祀活动,是潮汕文化的记忆与传承,浓缩着村民们朴素的信仰。罗永辉来到新丰村后,发现村里的戏台和文化广场已比较陈旧,于是和驻村工作队着手谋划重修。之后,他主动向上级部门反馈、汇报,努力争取资金支持,推动新丰村建成了总占地1000多平方米、投资过百万元的村民活动中心、老人活动室和文化广场,还联系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捐赠了广场舞音响一套,为村民举办活动、休闲娱乐提供了场地和设施。
帮助59户181人实现脱贫
驻村了解到新丰村的贫困后,如何让贫困户早日脱贫,便成了罗永辉最牵挂的事情。“输血”而援,“造血”而兴,他认为要实现长期稳定脱贫,产业帮扶和就业扶持才是根本之策。
新丰村是个纯农山村,村民们主要种植水稻、柑橘、橄榄、菠萝等,在走访考察了揭东区的养牛场、辣木种植基地后,罗永辉决定充分利用、发展新丰村的种养优势资源。
他利用扶贫开发资金94万元,与揭阳市温氏畜牧有限公司展开合作,并组建联丰种养专业合作社,吸纳贫困户加入,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建立养猪场,后将其出租,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此外,还使用扶贫开发资金180万元入股揭阳市龙安自来水有限公司和东莞市和津农产品有限公司,使贫困户可以获取分红。通过这两个项目,他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每年每户直接增收了4500元。
为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他利用自身计算机专业的优势,多次开展电商培训,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就业脱贫,并通过深化与珠三角企业的劳务对接,推荐帮助46户65人外出就业。
通过罗永辉和驻村工作队的不懈努力,截至目前,新丰村精准扶贫户64户191人中,已有59户181人实现脱贫。
罗永辉透露,下一步,他们打算利用引导资金,发展光伏发电项目,增加村集体收入,目前已完成前期调研。预计今年新丰村相对贫困人口就能全部实现稳定脱贫,可提早两年完成脱贫攻坚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