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网

我为群众办实事 | 法官进校园,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法治课

作者:原创   信息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1-10-08  浏览次数:1990  [打印此页 关闭此页]

为推进民法典宣传工作,切实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和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9月28日下午,桥头镇中心小学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老师”——东莞第三法院桥头法庭钟凤媚法官,她把“庭审”搬进校园,让师生零距离感受法律的威严和司法的公正,为大家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法治教育课——《我们的守护者》。

人民法官进课堂

钟凤媚法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在场师生介绍民法典的诞生及重大意义,对民法典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规定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同时向同学们解释民法典如何扮演大家的守护者,如何引导大家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钟老师,您刚才说了民法典规定了姓名权,每个人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那么,我以前看过一个新闻,有个爸爸给孩子改名叫王者荣耀,这可不可以啊?”在课堂发问环节,有个同学这样提问,引起大家哈哈大笑。钟凤媚法官不禁莞尔,回答道:“看得出,这位同学平时很留意社会新闻,确实,王者荣耀这个名字比较另类,但据我所知,最终也顺利落上了户口。因为该孩子的爸爸姓王,随父姓是符合民法典规定的,虽然感觉有些不合适,将来还可能给孩子带来困扰,但这并不违法,也不损害社会管理。” “钟老师,我也想问问题……”同学们争先恐后和法官交流,课堂气氛十分热烈。

红领巾模拟法庭

授课后,钟法官和学生一同对校园发生的人格权侵权案件进行模拟庭审,让学生直观感受庭审的流程以及法律的庄严。此次模拟庭审的扮演者是六年级5班的7名学生,他们分别扮演着法官、人民陪审员、书记员、法警、原告、被告、代理人。

“现在开庭”,随着一声法槌敲响,同学们很快融入到各自扮演的角色中,仿佛正处于真正的庭审当中,气氛肃穆庄严。这是一起同学之间散播丑照、不雅外号引起的人格权纠纷案件。在“合议庭”的主持下,庭审有条不紊地进行,“原告”、“被告”分别陈述案件事实,“代理人”针对“合议庭”归纳的争议焦点各抒己见。

“庭审”结束后,钟凤媚法官对案件及同学们的表现进行点评。同学们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亲身体验了民事诉讼程序,加深了对民事案件庭审过程的了解。

法律知识知多少

为增强法治宣传成效,丰富法治教育内容,模拟法庭结束后,学校组织了法律知识问答。由9位学法小达人通过必答题、抢答题两轮的激烈角逐,赛出三位“普法小天使”,最后由钟凤媚法官为他们送上荣誉锦带及普法大礼包。

“未成年人法治教育非一朝一夕之功,需持之以恒,方能取得潜移默化的效果。这次,人民法官从‘公堂’走上课堂,让小主人翁们零距离亲近法官,接受法治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未来,桥头法庭将进一步助力深化校园法苑建设,比如开展学校师生到法庭旁听真正的庭审等活动。”钟凤媚法官说到。